分梳辊结合件的维护方法

  点击数量:29

分梳辊结合件是纺织机械(如转杯纺纱机、气流纺设备)的核心部件,直接影响纤维开松、除杂及成纱质量。其高速旋转(转速通常达6,000-12,000rpm)的工作环境易导致磨损、积尘、动平衡失效等问题,需通过系统性维护保障性能。以下从日常检查、清洁保养、磨损修复、动平衡校正四方面展开,结合技术参数与行业案例提供解决方案。

一、日常检查与状态监测

1. 关键参数检测

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合格标准检测周期工具/设备

转速稳定性 激光转速计测量瞬时转速波动 波动范围≤±1.5% 每班次 非接触式激光转速计(如Fluke 931) 

振动幅值 三向加速度传感器(X/Y/Z轴) 振动烈度≤4.5mm/s(ISO 10816-3) 每日 便携式振动分析仪(如SKF Microlog) 

轴承温度 红外热像仪扫描分梳辊轴颈 表面温度≤85℃(环境温度30℃时) 每2小时 FLIR E8红外热像仪 

纤维残留量 目测+电子显微镜抽检 沟槽内纤维堆积厚度≤0.1mm 每周 100倍显微镜(如Olympus BX53) 

数据解读:转速波动超标:可能因轴承游隙增大或传动带磨损,需停机检查;

振动烈度超限:分梳辊不平衡量>0.5g·mm时,需重新校准动平衡;

温度异常:轴颈温度每升高10℃,轴承寿命缩短50%(阿伦尼乌斯方程推算)。

2. 故障预警信号

听觉诊断:高频啸叫:轴承保持架断裂或滚珠剥落(频率约1-3kHz);

低频嗡鸣:分梳辊与纤维摩擦异常(频率约200-500Hz)。

触觉反馈:手动旋转分梳辊,若阻力矩>0.3N·m,需检查轴承润滑或纤维缠绕。

二、清洁与除杂工艺

1. 纤维残留清除

在线吹扫:每班次停机后,使用0.6MPa压缩空气沿分梳辊轴向吹扫,清除表面浮尘;

禁忌操作:严禁使用金属刷或硬质工具刮擦沟槽,避免损伤镀层(如硬铬镀层厚度仅20-30μm)。

离线清洗:超声波清洗:将分梳辊浸入50℃、pH=9的碱性清洗液(如NaOH 2%+三聚磷酸钠1%)中,超声波频率40kHz,清洗时间15分钟;

效果验证:清洗后沟槽残留纤维量需≤0.05g(通过精密天平称重)。

2. 防锈处理

短期停机(≤7天):喷涂防锈油(如3M 236A),油膜厚度控制在3-5μm(通过椭圆偏振仪测量);

长期停机(>7天):真空包装并充入氮气(O₂含量≤0.1%),避免镀层氧化(硬铬氧化后硬度下降40%)。



浙公网安备33062402000600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