气流纺转杯轴承转速多少合适

  点击数量:30

气流纺转杯轴承的合适转速需根据轴承型号、纺纱原料、纺纱支数及设备类型综合确定,典型转速范围为30,000*170,000转/分,具体需结合以下因素选择:


一、轴承型号与极限转速

不同型号的轴承设计支持不同的极限转速,例如:


金桥转杯轴承:部分型号(如T013)工作转速可达105,000转/分,极限转速甚*超过120,000转/分。

通用型号:如73-1-69、72-6T等,建议工作转速在72,000*90,000转/分之间。

选择原则:优先参考轴承厂商提供的参数表,确保转速不超过极限值的80%-90%,以留出安全余量。


二、纺纱原料与支数的影响

原料类型:

低含杂纯棉:适合较高转速(如80,000-100,000转/分),因纤维强度高,能承受更大离心力。

黏胶纤维/涤纶混纺:需降低转速(如60,000-80,000转/分),避免纤维断裂或成纱条干不匀。

高支纱(细纱):转速需适当降低(如70,000-90,000转/分),以减少纱线断裂风险。

纺纱支数:

中支纱(20-30公支):可支持较高转速(如90,000-110,000转/分)。

细支纱(40公支以上):建议转速控制在80,000转/分以下,防止纱线强度下降。

三、设备类型与轴承支撑形式

半自动气流纺纱机(如苏拉BD系列、立达R35/R923):

通常采用间接轴承(托浮轴承),支持转速范围较宽(60,000-100,000转/分)。

需配合高频马达单独传动时,转速可提升*120,000转/分以上,但需强化轴承润滑和冷却。

全自动气流纺纱机:

轴承设计更精密,支持转速可达150,000-170,000转/分(如部分高端型号)。

需严格监控轴承温度,避免因高速摩擦导致润滑失效。

四、转速对成纱质量的影响

纱线断裂伸长:

转速过高(如超过100,000转/分)会导致纱线断裂伸长降低,影响后加工性能。

实验表明,转速从60,000转/分提升*80,000转/分时,纱线断裂伸长可能下降10%-15%。

动力消耗:

转速每增加10,000转/分,动力消耗约增加8%-12%。

例如,转速从45,000转/分提升*75,000转/分,动力消耗增加50%,需通过优化排风系统降低能耗。

五、实际操作建议

分阶段调试:

初始运行时设定为轴承极限转速的70%-80%,运行200分钟后检查轴承温度和振动情况。

逐步提速*目标值,同时监测纱线质量(如条干均匀度、毛羽指数)。

维护要点:

定期补充润滑脂(如每8小时补充一次),避免金属直接摩擦。

清洁纺杯和轴承周围纤维,防止杂质进入轴承导致磨损。

故障预警:

若轴承温度超过80℃或振动值超过0.5mm/s,需立即降速检查。



浙公网安备33062402000600号